单位没缴工伤险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了伤,应该这么办!
2019-08-22
 
 
这几天,同事小王很烦恼,因为她老公小李在单位安排的拆迁工作中摔伤了脚,正在住院治疗。按说这属于工伤,但不幸的是,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险,所以小李的各种医疗费用不能报销,只能自己交。这也正是小王烦恼的主要原因。
 
其实,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,不同的单位处理方式不尽相同,有的选择与员工协商进行赔偿,有的则不管不问。那么针对后者,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?当然不是!
 
 
 
 来来来,小编今天就帮你了解一下有关工伤保险的一些情况。
 
 
单位没缴工伤险可补缴,但与正常缴比,员工获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差距大
 
 
 
任何问题都能寻找办法解决,这不,对单位不缴工伤险的,国家早已出台了法规——《工伤保险条例》进行约束。
 
 
 
该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,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,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,并自欠缴之日起,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;逾期仍不缴纳的,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。
 
关键是,这些单位的员工一旦发生工伤,单位应按照该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。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、滞纳金后,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。
 
也就是说,用人单位如果不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,员工的工伤待遇就全部由用人单位来承担;如果用人单位补缴了工伤保险,员工工伤后所新发生的费用就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。
 
然而,用人单位补缴了工伤险,并不等于员工可以享受和正常缴纳一样的待遇,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。
1
首先,补缴的工伤保险,工伤保险基金对补缴之前的医疗费是不负责支付的。而一般工伤医疗都花费巨大。
2
其次,补缴的工伤保险,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一次性伤残赔偿金,这也是非常大的一笔费用。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,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般是受伤职工7-27个月的工资,如十级伤残是7个月工资,九级伤残是9个月工资,一级伤残是27个月工资。
3
再次,因工死亡的,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。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=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。这笔费用也不菲。
 
不过,相对而言,补缴总比不缴好,起码员工还能得到一定的补偿。从这个角度讲,补缴也是一种明智之举。
 
单位执意不缴,员工可以这么做
 
 
 
正常缴已经很好,补缴也能亡羊补牢,但总有一些单位抱着侥幸的心理执意不缴,这种情况下,员工就要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主动作为。
1
员工应主动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,认定为工伤以后,再做伤残鉴定,只有等鉴定为伤残等级了,才可能要用人单位进行赔偿。
 
2
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用,按照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五十四条规定,因工伤待遇发生的纠纷,按劳动纠纷处理,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。
 
3
所赔偿费用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,之后再由用人单位偿还,如果不偿还,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《社会保险法》第六十三条规定进行追偿。
 
综上可以看出,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工伤员工的权益是十分维护的,对用人单位是否依法缴纳工伤险也是很严格的,因为不能让员工为工作既伤身又伤心。所以,小李现在要做的,首先是进行工伤认定,之后再依法索要赔偿。相信在法律的保护下,小李一定能得偿所愿。
返回列表